到了6点周围的人陆续都走动了,不想再吃玉米饼子了,看了眼旁边叫薛血琴的拿出一瓶麦乳精,‘自己居然没买麦乳精,好想尝尝,以后一定要买瓶尝尝,’想起超市里收集的小包装奶茶,悄悄的握在手里一包,拿出茶缸,去接热水,把奶茶倒进茶缸,奶茶袋收进空间,这可不能随便扔。

    拿着茶缸坐回座位,喝着奶茶,吃个鸡蛋,感觉心里美滋滋,“什么味道,这么香”胡小兰貌似无意的说着,薛月琴也好奇,这味道不是自己的,刘宁轻笑下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“唉,我这么大都没喝过麦乳精,月琴,你家人对你真好”胡小兰装作羡慕的说着,何迟有些心疼胡小兰,觉得她与自己很像,都是没人关心的人,还要忍受月琴有意无意的炫耀。

    “嗯,我娘说我是早产儿身体弱,要我多补补”言下之意我给你喝,你都不好意思喝,胡小兰笑笑,心下记恨,最讨厌的就是薛月琴那走姿小姐的做派。

    快到2点,下车的人也多了起来,最后车厢里也就剩下为数不多的人,这还包括刘宁这几座,薛月琴几人看刘宁也没下车,就主动说起话,才知道大家都是一个目的地的知青,简单的互相认识下,就都等着终点下车了。

    下午3点多,火车终于到站,刘宁拿好行李准备下车,坐了太久的车,感觉胳膊腿都不是自己的了,不知道知青点有没有洗澡地方,身上的味道真的不好闻,刚走出火车站就看到有拿盖冒屯的牌子,刘宁几人走了过去,回头发现,火车下来的人里,还有盖冒屯的知青,是两女两男,这样就有八个知青,五女三男,那后来的两个男生分别叫孙栋和赵生,女生分别叫崔芳和柳燕,来接我们的是一个大约50多岁的老头,“都是盖冒的知青吧,跟我来吧”从车上下来,大家还在好奇中,毕竟也是第一次下乡,就东看看西看看,刘宁走在后面,观察着道路两边,地面坑坑洼洼,房屋建筑没有太高的,县城还是挺小的,走了不到三分钟就看到一个牛车,刘宁从小在农村长大,坐牛车也没什么不习惯,可不代表别人就习惯,那个叫柳燕的就是的娇气的“没有垫子么?”多凉啊,怎么坐。那个叫崔芳的到安安静静的和大家一样找个位置就坐了下来,柳燕看别人都没挑,也只能默默随大家了。

    赶牛的老头自我介绍说自己叫孙老根,大家可以叫他孙叔,又简单说了知青点的情况,头几年下乡的都嫁人的嫁人,结婚的结婚,就剩一个男知青在知青点住,又说现在秋收马上要收完了,正常牛车是要干活的,可村长知道来的人多,路还远,就让牛车接吧,有人问到盖冒屯有多久才到啊,“大约2小时吧”孙叔说着,一开始的好奇,也架不住一样的景色,一片的枯木树叶,在美也无感了,在加上车又没有挡风的,这会儿手脚冰凉,更没其他心情了。

    颠了2个小时才到盖冒屯,地里人们在扒苞米,这属于北方,苞米是主要农作物,还好王梅花选的东北,因为上辈子的家,也是东北的,所以还是比较习惯这样的气候条件,与生活习惯。

    路上也遇到干农活的村民,与孙叔打着招呼,牛车赶到屯西边在一个平房小院停了下来,要说这个年代的生活水平真的不高,房子都是泥草房的多,刘宁虽说上辈子也是农村的但条件可比这好多了,房子里装修好,可是不比城里差的。

    从牛车上下来,跺了跺了脚,有点麻了,又把行李拎了下来,“屋子分男女两边,左边男右边女,你们看看怎么住,地里还要用牛,我先走了”孙叔赶着牛车说着”。

    “不是说还有个知青同志么,怎么没接我们,这,我们怎么安排呀”柳燕说完,薛月琴接过话“没听孙叔说现在秋收么?知青也是要秋收的”大家听完薛月琴的回答才反应过来,没办法,还是进屋吧,外面风太大,女知青的房屋就一间房间,可能为了省建房屋的材料吧,只有一间房,炕是南北炕,这样别说5人8人挤挤也能住下。

    南边一般阳光足,北炕要下午可能才能见点阳光,所以她们几乎都想选南边,当然自己也想,最后刘宁选的北边,不抢了,以后有机会分出去自己住,最后南炕是薛月琴,胡小兰,柳燕,北炕是刘宁与崔芳,刘宁不想睡炕头,这时暖和,夏天可就热了,还是中间好,不过自己向来睡觉喜欢找安全感,还是炕尾吧,挨着墙,就是墙是黄土的,爱落土疙瘩,看来有时间买点报纸什么糊上。

    这时候的炕席是编的那种,需要小心点摸,有翘起来的就会扎手,从包里拿出抹布,想把炕擦了,又拿出脸盆,去外屋找到大缸,看里面水是满的,应该是那男知青打的,洗好抹布开始擦炕,又把窗台擦了擦,另一边薛月琴几人也开始拿抹布擦着炕,等擦好,在把被子铺上,才发现自己带的日用品没地方摆,那边薛月琴东西更多,她可比任何人更需要柜子,几个女生都想有个自己的柜子,一起商量了下,打算问问,等这的知青回来了,再与他说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快到六点了,那边男知青也回来了,男知青大约23左右,叫杨建,大家聚在女生这边的外屋,“抱歉,我这边还要下地,正常应该接你们的,可实在不能请假”大家说着没关系,天已经晚了,大家也还累着饿着,不一会儿有两个男村民进院,原来是村长和村民,简单说了几句,就把属于知青的粮食拿了过来,这是村里预支的,以后要努力上工,才能赚公分,分口粮,刘宁分了10斤红薯,5斤玉米面粉,与其他人的一样。

    村长分完粮就回去了,大家也都饿了,商量着怎么做饭,商量一会儿,决定把粮食放一起,做饭呢是轮着来,两个人一天,有一个单独的人那就要和男同志组队了,薛月琴想和何迟一起,胡小兰也想,二人又开始宫斗了,刘宁好累,可没心情看,把粮食放在碗架里,今晚不开火,最后薛月琴败,与刘宁组队,崔芳与柳燕,胡小兰与何迟,剩下的就不清楚了,明天第一天开始做饭的是刘宁,刘宁不介意,早晚都一样,从包里拿出玉米饼放在锅里,就准备烧火,又能暖和炕,又能温水洗漱,还能吃口热饭,多好。吃完饼子,又喝点热水,洗了脸刷了牙,泡了泡脚,这时炕也热乎点了,就躺在被窝里,打算睡了,新做的被子就是软,还暖和,自己的枕头也是用棉花做的,自己可不习惯用稻壳枕头。

    其他人发现刘宁都躺下了,这边还在墨迹着烧炕呢,也着急了,火车上那么累,谁不想马上躺着,舒服睡觉。

    这时候的农村还没有电灯,睡到半夜听到外地有哗啦声,应该是耗子进屋了,,,一开始还怕耗子上炕,后来实在太困了,也就没坚持住。等睡醒已经快6点了,村长说给她们半天假,在好好收拾下,下午就要上工了,起床后先来外屋看看有没有耗子,昨天的粮食有没有被吃,打开碗柜,发现有个袋子破了,看来粮食得放屋里了,做饭是两个人,刘宁看薛月琴没醒,也就没叫她,先烧水,把水淘出来备用,把玉米面加入锅里熬成糊糊就好了。

    玉米糊糊很好熟,等做好饭,她们也没起床,刘宁考虑着要不要叫醒她们,想想还是算了,反正上午半天时间,就别招人烦了,自己先吃吧。

    吃完饭,也没看她们醒没醒,自己还要去找柜子呢,来到大门外,也没看见个大人,应该都去地里了,不过有几个孩子在不远处玩,喊了几声小朋友,问问他们知道不知道哪有柜子卖,随手又拿出几颗国营商店里买的糖果给他们,小孩子有些害羞的接过糖果,说自己家就有,刘宁又给他5毛钱从孩子手里买了个旧的柜子。

    再给孩子几颗糖,与孩子们一起搬柜子,没办法,一直没看见大人,柜子也不大,但自己也有些费劲,等把柜子搬到宿舍里,发现有人也醒了,“刘宁,你在哪搬的柜子?”薛月琴看手表已经快7点了,也打算起来了,刘宁擦着柜子:“在村里小孩子手里买的,一会儿你也可在去问问,还有没有”把柜子擦干净放在脚底,再把自己的东西放在柜子里,还别说,这么看还挺立正的。

    “饭在锅里”刘宁提醒着,薛月琴才想到今天要做饭的连忙道歉,“啊,抱歉,我给忘了,我马上起来”其实薛月琴这人目前看还是不错的,怎么也比胡小兰强,“嗯,没事”刘宁把下午要带的东西提前准备好,口罩,手套都要用,扒苞米容易掉灰,灰落在脸上会很痒,还是戴口罩比较好。

    趁现在没什么事,想出去看看,出门往东走了走,这里大概有100来户人家,房子一般都挺集中的,从兜里拿出块奶糖,就这么赶着吃糖赶着溜达也挺好的,溜达到最西边,发现没人家了,就打算往回走,路过一家院子发现院子里有个孕妇,“你是新来的知青吧?”既然有先和自己说话的,怎么也得回话呀,“是”刘宁以为她是好奇问句就算了,没想到孕妇走了过来“我以前也是知青,你呀,才来,不知道干农活的苦,现在好了,嫁人了,也就不用再挨累了”孕妇自顾自的说着,刘宁也不明白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,劝自己嫁人么?是这意思么?

    刘宁微笑没说话,孕妇说了会儿看没人配合也就觉得无趣,拧身又回去了。